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持续提高教育的社会满意度,着力苏州古城教育资源优化和质量提升,提高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和教育服务能力,苏州市教育局结合姑苏教育实际,规划建设姑苏区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三横四纵”教育联盟。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作为其中之一,构建“十中横向教育联盟”(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含金阊新城校区)、苏州市第六中学校(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苏州市第四中学校(苏州市桃坞高级中学)和“十中纵向衔接教育联盟”(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教育联盟、苏州市振华中学教育联盟、新苏师范附小、平直教育集团、沧浪教育集团纵向衔接联盟)。为更好地发挥教育联盟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特制定如下教育联盟管理制度。
一、教育联盟理事会会议制度
每学年还少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研究、决策教育联盟的重大问题,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为有效。理事会讨论的重要问题应以《章程》为依据,根据平等、公平、互利的原则,进行充分友好协商,并以出席人数半数以上多数通过的方式决定各项决议。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会议由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组织并确定会议议题和议程。理事会会议以促进教育联盟学段贯通和成员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为主要任务开展研讨,统筹教育联盟的各项工作和各成员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有效协调和优化教育联盟各成员学校的资源配置,贯通培养、队伍建设、评估导行、经验总结、扩大影响,提升教育联盟整体形象。
二、教育联盟资源共享制度
教育联盟成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积极共享资源,如体育场地共享、会议场地共享、设施设备共享、图书资源共享、德育基地共享、课程基地共享、课程资源共享等,在满足本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本着“自愿、互惠、节约、合理”的原则,丰富完善各成员校资源结构,帮助教育联盟内其他成员校解决实际问题。所有共享资源性质和归属不变。
三、联盟内部门工作制度
为便于推动教育联盟各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组成若干个教育联盟下设的工作机构,在教育联盟理事会的领导下,按照联盟管理、党建协作、教学研讨、贯通课程、教师发展、立德树人、简报编辑等设立工作机构,做到工作分工协作,统筹推进。
四、学段贯通衔接研学制度
每年定期组织学段贯通的“高中先修衔接课程”“初中先修衔接课程”的跨学段实施,充分发挥高学段优势与特色,提高辐射影响力。探索艺术、体育、科技、劳动教育等特长学生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形成特色人才成长绿色通道。教育联盟成员校必须按时积极承担教育联盟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学生按要求参加教育联盟贯通课程,不得无故缺席和消极应付。
五、联盟教师培训研讨制度
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教学论坛和教学讲座,相互学习促进发展。每年举办一次教育联盟校之间的教学论坛或教学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教学展示或专题报告,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定期组织“课堂教学大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学段内或学段间的联合教学公开展示活动,组织学段内和学段间的教师相互听课学习,做好学科的学段贯通研究和实践;不定期组织教师在学段内和学段间的专业贯通见习,积极开展联盟内干部培训和教师交流;由教育联盟某成员校主办的“市校合作”教师培训项目,优先在联盟成员校内发布和实施。
六、经费筹措和使用制度
教育联盟各成员校经济独立,经济管理隶属关系不变。成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筹措“十中教育联盟基金”,用于教育联盟项目发展、活动开展、教师奖励、学生奖励等。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资金管理和使用工作小组。经费使用符合响应财政要求。经费使用须经教育联盟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后才能使用。
七、教育联盟联合宣传制度
建立教育联盟联合宣传制度。教育联盟成员校在官网(学校网站)首页醒目位置设立“十中教育联盟”专栏,做到“三有一提升”,即有“联盟组织机构介绍”、有“联盟成员校介绍”、有“联盟活动报道”,努力提升教育联盟的知名度和品牌意识。教育联盟成员校在官微(微信公众号)设立“十中联盟”栏目,及时推送报道教育联盟活动和成员校特色活动等微信。设计十中教育联盟LOGO,开发教育联盟文创产品,凸显教育联盟品牌。建立“十中教育联盟简报”制度,每月初联盟成员校定期上报上个月的联盟简讯和本校特色活动,教育联盟成立编辑组,每月编辑一期“十中教育联盟简报”电子稿,每校轮值主编并将《简报》电子稿分发到教育联盟各校。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教育集团纵横教育联盟管理办法.docx